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开展西安市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的通知
作者:科研处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8-06-08   点击数:

各院(系、部)、附属医院、研究所:

根据《西安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办法》,现将西安市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评成果范围:

201611日至20171231日期间,凡我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教学人员及其它行业社科工作者公开出版或发表的研究成果;已结项的省(部)级以上等级的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及本市的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优秀项目;虽未发表但已转化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文件,且有比较显著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的研究成果,均可申报参评。

上述范围内的研究成果,凡有以下情况者,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与西安地区以外作者合作的研究成果,必须是我市作者任第一主编、第一作者,或由我市作者完成二分之一以上篇幅,方可申报。

(二)教材、文艺作品、新闻报道、工作总结、年鉴、一般的大事记不参与评奖(专著出版后被选作教材的,可作为专著申报参评)。

(三)交叉学科、边缘学科、软科学的研究成果,其内容偏重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可以申报(已获得副省级以上奖项的成果,不列入本评奖范围)。

(四)著作权有争议尚未妥善解决的研究成果,不得申报参评。

(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规定中属于国家机密的研究成果,不列入评奖范围。

 (六)已获市委市政府和省部级以上奖励(含市级“五个一工程”入选奖)的研究成果不再参评。

 (七)副市级以上现职领导干部的个人成果不参评(与他人合作的成果可委托第二、三作者申报)。

二、成果申报要求:

个人申报的成果每人限报1项,联名申报的成果限报2项(包括个人单独申报的1项)。多人合作的集体成果的申报须经第一主编或第一负责人书面同意,由第一作者或前三名作者联合申报。一个作者只能在一个受理单位申报。凡申报者需填写《西安市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申报表》(见附件1)。

三、材料要求:

申报成果及相关证明材料装订成册,胶装(封面模板件附件2)并编辑目录,须提供三套,其中一套须匿名处理。

四、成果申报与推荐时间:

个人申报时间:67日至627

部门推荐时间:629日前。过期不再受理。

联系电话:02986168705

联 系 人:梁飞 雪洁

   箱:liangfei662003@foxmail.com

 

 

附件1:《西安市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申报表》

/wcm.files/upload/CMSkyc/201806/201806081030001.docx

附件2:申报成果及相关证明材料封面模版

/wcm.files/upload/CMSkyc/201806/201806081030013.docx

    

                                     

联系电话:029-86177457 传真:029-86168705

版权所有:环球360网站最新官网 - 360环球官网登录入口 邮编:710021 备案号:XA1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