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相关院(部、所),附属医院: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的生力军作用,进一步激发广大科技人员创新争先热情,建立服务科技工作者“双创”的持续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型企业孵化,助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助我省高质量发展。陕西省科协联合陕西省教育厅、科技厅继续举办2021年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现将我校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名称
2021年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
二、组织机构
本次大赛由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科学技术厅、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陕西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陕西省知识产权局、陕西省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陕西省高校科协联合会、陕西省创新驱动共同体、沣东新城新经济局联合承办,在陕相关高校、企业协办。
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组委会”),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协办单位的有关负责人组成,负责大赛各项工作的组织开展。组委会下设秘书处,负责大赛的日常事务。
大赛设立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由大赛组委会聘请创业投资界人士、知名经济学家、创业企业家及行业知名专家学者等组成,负责参赛项目的评审工作。大赛评委会经大赛组委会批准成立,在评审规则所规定的原则下,独立开展评审工作。
三、参赛条件
(一)参赛对象
1.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含在读博士研究生)均可参赛。
2.鼓励高校、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组队参加。
(二)参赛资格
1.参赛项目须是高质量、具有高成长潜力的新技术、新成果,有核心技术门槛,拥有样品、样机或产品。
2.参赛项目有确实的孵化、转化、产业化及融资需求。鼓励有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其它各类机构投资或者有投资意向的科技成果参赛。
3.参赛项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须明确知识产权归属。涉及职务发明的需要取得本单位出具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授权,且不存在泄漏国家秘密的情形。非职务发明参赛项目的创意、技术、产品及相关专利归属参赛团队,与其它任何法人或自然人无产权纠纷。
4.再次取得重大技术创新或应用前景更加成熟的往届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可继续参赛。
(三)大赛领域
大赛分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材料与工程、新能源及节能环保、农业科技等6个领域。6个参赛领域分类情况如下: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
2.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3D打印、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军民融合技术及产品、无人机、装备制造等;
3.生物医药:包括智能医疗、健康诊疗、中医药及医疗器械、医药大健康、检验检测试剂、防疫防护等;
4.材料与工程:包括新材料、机械、建筑、工程、检验检测设备等;
5.新能源及节能环保:包括能源、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
6.农业科技:包括食品及添加剂、农业科技及产品等。
四、赛程安排
(一)2021年4-5月,校级项目遴选及报送
各部门组织遴选优秀项目,线下填报申报书及相关材料,一式一份于2021年5月10日前提交科技处,经科技处线下审核通过后,5月15日后进行网上填写申报书(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申报系统网址:http://sxsscds.shetuan365.cn/#/) 待网上审核通过后,打印纸质版(一式两份)报送科技处成果管理科(行政楼507室)。科技处按省科协要求报送材料。
(二)2021年7月下旬,省级复赛
复赛采用线下评审方式进行。组委会邀请行业技术专家和风险投资专家评委初步考察技术可行性及投资价值。复赛优秀项目进入决赛。
(三)2021年10月中旬,省赛决赛(暂定)
决赛按参赛领域分6个组,分别组织。共分两个阶段:
1.决赛第一阶段 现场问辩
评委与参赛科技工作者现场交流、问辩。
各组根据现场问辩情况,结合项目申报书,按决赛项目40%比例评出进入决赛第二阶段项目。未进入决赛第二阶段的项目获得本次大赛三等奖。
2.决赛第二阶段 路演答辩
各组按复赛项目总数10%评出大赛一等奖,按决赛项目总数30%评出本次大赛二等奖。
路演采取“10+5模式”(即项目PPT展示10分钟,与评委进行互动5分钟),项目PPT展示主要围绕“产品核心技术及自主知识产权、商业模式、市场需求、融资需求、团队组成”几个方面简要阐述。
本次陕西大赛我校可推荐2个项目参赛,具体要求请查看附件。请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认真学习文件,积极动员、组织本部门科技工作者参赛。
联系人: 段晓宇 梁飞
联系电话:86168705
附件:2021年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申报书
科技处
2021年4月19日